你是不是也一直这么“误解”着骨质疏松呢?
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客服
官方电话:028-86117707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杀手,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一并成为四大慢性流行病, 给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所以正确认识、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有很多误区。没关系,下面成都风湿医院蒙兴文主任将带您一起来正确认识和防治骨质疏松。
误区一:骨质疏松就是缺钙,补钙就行
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骨质疏松的原因或诱因很多,如:
①体重过低;②性激素低下;③吸烟;④过度饮酒;⑤过度饮咖啡、碳酸饮料;⑥体力活动缺乏;⑦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⑧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⑨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⑩老年人群:女性≥50岁,男性≥60岁时。
其中,缺钙只是诸多原因之一,当然单纯补钙也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
误区二:骨质疏松与年轻人无关
成都风湿医院医生说事实上,骨质疏松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一类型的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主要影响老年人,与年轻人无关。
☆ 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继发于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糖尿病等。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的患者也易罹患。
☆ 特发性骨质疏松。发生于年轻人,包括:青少年骨质疏松;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妇女妊娠、哺乳期骨质疏松。
误区三:没有外伤史,就不会发生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轻微动作常常不被感知(也即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可以引起骨折:咳嗽、打喷嚏、用力提重物或抱小孩、甚至用力呼吸等等。骨折可以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应注意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误区四:骨质疏松便无需再做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测定不但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也可用于随访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和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已经明确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情变化与评价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
误区五:血钙正常,就没有患骨质疏松
血钙正常不等于骨骼中的钙正常。血液中的钙含量通过多种激素的调节使其维持在狭小的正常范围内。当钙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导致机体缺钙时,骨骼这一巨大的钙储备库中的钙将释放到血液中,以使血钙维持于正常范围内,此时骨中的钙发生流失;当膳食中钙摄入增加时,则通过成骨细胞重新形成骨质而重建钙的储备,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可引发骨质疏松。
误区六:骨质疏松多躺多坐能防骨折
防治骨质疏松,适量的运动非常重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能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利用。医生表示,如果长期卧床和静坐,会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导致恶性循环。
误区七: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无需治疗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一些与增龄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老年人需要关注的四大疾病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骨质疏松,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与增龄有关,也可以说与自然衰老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有办法治疗。
误区八:喝骨头汤可以补钙,防骨质疏松
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骨头汤里的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但经检测证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非常少,如果要补充人体每天所需要的钙,需要每天喝500碗骨头汤,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骨头汤里也更缺少具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老年人应注意多喝骨头汤可能会引起血脂和血尿酸升高。
误区九:有骨质增生,就不会患骨质疏松
成都风湿医院医生提醒:骨质疏松常常合并骨质增生(也即“骨刺”),而骨质增生常常是继发于骨质疏松后机体的代偿过程中发生钙异位沉积所致。这时钙常常沉积于骨关节表面而形成了“骨刺”,治疗骨质疏松可以纠正机体缺钙状态,从而部分纠正这一异常过程,减少“骨刺”的形成,甚至使已形成的“骨刺”减少,因此骨质增生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仍然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
误区十:患“肾结石”,说明体内钙太多了
导致肾结石的原因很多,如尿路畸形、尿路梗阻、尿液过度碱化或尿中草酸过多,甚至因骨骼中钙流失过快过多,而导致尿钙排出过多,均会引起肾结石,所以肾结石的患者应当警惕是否有骨钙流失的情况。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