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的常识你了解多少
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客服
官方电话:028-86117707
1. 骨坏死中为什么股骨头坏死较常见?
因股骨头内为终末血管呈扇状分布,共 20~25 支,在头颈交界形成动、静脉环,其来源于旋股内外动脉。原因有:
负重大:髋关节是人体较大的关节,支撑着整个躯干的重量,头与臼之间压力必然增大,长期保持着这种较大的压力,不但容易造成结构上的损伤,而且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存在剪力:髖关节不同于其它负重关节那样两骨端关节力线垂直,股骨干与股骨头颈之间形成 132°的角,躯干的重力是由髋臼通过股骨头、颈移行至股骨干,力线不垂直,就形成了剪力。因此,头颈所承受的生理压力要比其它关节大得多。
活动范围大:髖关节的活动范围仅次于肩关节,伸展、内收、外展、旋转等。能完成各轴向运动,损伤的机会也较多。
成都风湿医院在这里介绍血供少:股骨头的血供主要依靠囊外动脉环发出的外侧支持带和内侧支持带动脉,血管的吻合支量少且薄弱,当一支血管被阻断而另一支不能及时代偿时,即会造成股骨头的供血障碍。
2. 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哪些?
创伤性:多因髖部受伤后引起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髖关节脱位,以及没有骨折脱位的髖部软组织损伤。由股骨颈骨折而发展成股骨头坏死者较为多见,约占股骨颈骨折的 30% 左右,患者年龄越小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会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创伤引起股骨头滋养血管中断或瘀阻,股骨头缺血而造成。
非创伤性的:包括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某些疾病的治疗需要或是误用激素)、酒精中毒、减压病等等,这些因素有的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也可以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3.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股骨头坏死的三大主要症状是髖关节(单侧或双侧)疼痛、跛行、功能障碍。
由于早期唯一症状是疼痛,常常误诊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膝关节炎、风湿病等。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时,因无菌性炎症而导致其骨髓内压增高和关节腔内压增高,周围组织和神经被牵拉挤压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疼痛。
早期以向后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向前可出现沿股神经、内收肌的放射痛(病人常误为膝关节痛)。中晚期以髋关节局部的隐痛、钝痛、胀痛、针刺样痛为主。临床上对腰腿痛病人,特别是臀后放射痛和膝关节痛病人,往往忽略髋关节疾患和常规的骨盆正位片不易发现 X 线的微细改变,这是股骨头坏死误诊、漏诊常见的两种情况。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